前几天有不少患者留言让我讲讲糖尿病肾病肌酐高的内容,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。
为什么要单独讲一讲这一类肾病?主要是因为具有代表性。
作为导致尿毒症的第一大杀手,糖尿病肾病一旦肾功能损伤进入到中后期,比早期进展速度直接翻倍,甚至几倍的进展速度发展。所以虽然患病人群没有肾炎人数多,但是发生尿毒症人数却不少。
对于这么难应对的肾病类型,一旦掌握了它的防毒护肾方法,其实对于其他的类型,尤其是原发性的表现为肾炎,肾综的病理类型都具有借鉴意义!
糖尿病肾病,肌酐高4、500就必须透析吗?
通常来说,糖肾的发展速度与别的不同,肌酐3、400相当于其他类型的6、800阶段,虽然看似肌酐水平是处于4期,但是实际上肾功能的损伤已经进入到了终末期,与常规类型肾炎终末期是一样的,都达到了尿毒症阶段。面临着透析的选择。
但是是否必须进入透析,肌酐只是众多衡量指标中的一个,还需要综合评估其他关乎肾功能的一些条件。
哈尔滨43岁的宫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,虽然年纪不大却有着10来年的糖尿病病史,一朝发现肌酐升高了,开始治疗,但是病情却一再失控,肌酐甚至一度飙升到了750μmol/L。
在当地医院也下了透析的通知单,“准备做瘘透析吧”,这句话让这个东北汉子的心久久不能平静。
刚开始查出糖尿病肾病时,也听过很多人说这个病,但没想到来最坏的结果来的这么快,短短不到5年时间,就进入到了终末期,被下了最后通牒。
犹豫再三后,还是下不来决心透析,想着保守治疗试试,毕竟自己还年轻。
之后转院过来,进行进一步的护肾清毒治疗。
最开始来的时候,情况确实非常糟糕,每一个指标都让人触目惊心......
肌酐739
尿素33.7
血红蛋白93
24小时尿蛋白2.87g
肾小球滤过率8
严重贫血,电解质严重紊乱,酸碱代谢失衡,尿量也逐渐减少,水肿出现,整个人没有精神,乏力,腰腿酸软等所有指征时时刻刻提醒着他要抓紧排毒治疗了!
身体处于高毒素状态一天,透析、并发症等各方面危险就一天不能解除。
针对宫先生的病情,在谢院长带领下进行了紧张的商讨,最终制定了,护肾清毒为主,活血为辅的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。
治疗紧锣密鼓的进行着,患者病情在第一周就出现了改善,乏力、食欲差、睡眠差的症状缓解了,第二周复查肾功能,肌酐就有了明显改善,下降了近200个单位。
又巩固治疗5天后,肌酐进一步下降到了321,肾小球滤过率提升到了19,基本上翻了一倍,我们给肾功能又拉回来了一些,又给患者挣了几年时间。拉长了到尿毒症发生时间。这是最让患者和家属感到欣慰的!
总结起来,我们是从四个方面,实现了这次逆转,达成了关键突破:
关键一:尿毒症毒素的精准清除
目前毒素的蓄积是导致患者各方面病症最主要的祸首,而引起毒素蓄积的关键是肾功能的损伤的问题。要修复受损肾功能短时间内恢复的有限,但是清除高毒素并不是太难。
要想血液毒素排出去,一是活血,血液流通起来了淤堵疏解了,毒素水平随着也就下降了。二是清血,采取了中医药内服外治的方法,同时联合西药扩张血管,提升肾脏自主排毒能力,让肌酐、尿素水平进一步下降了。
关键二:恢复肾脏造血功能
肾脏血流量减少,是滤过能力下降,肾细胞进一步纤维化硬化的关键诱因。当发生贫血后,我们采取了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(EPO)体激活受,间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,同时采用新型HIF稳定剂(罗沙司他)联合静脉蔗糖铁,避免传统EPO的血压升高副作用。积极缓解贫血的情况,此外,随着肌酐下降,造血功能也到改善。
关键三:内分泌功能的重新建造
不少患者都没有重视这一点,往往都把目光盯在了第一点上,但是内分泌的紊乱实际上也会让尿毒症风险越来越高。
通过对继发性甲旁亢的调控带来意外收获:
拟钙剂(西那卡塞)使iPTH从856pg/ml降至420pg/ml
血磷从2.3mmol/L降至1.8mmol/L,血管钙化风险降低7
活性维生素D3脉冲治疗,修复维生素D受体功能
关键四:平衡血流动力,让“死水”变活血
肾功能损伤下降后,毛细血管损伤堵塞,肾小球肾小管硬化纤维化发展,让肾脏内血流变成“一潭死水”,要刺激血液重新循环起来。要减轻肾内压,纠正高滤过状态。
采取了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、列净类药物、非奈利酮靶向药,系统护肾,减轻肾小球内压,稳定基础血压,让血流重新被“激活”,肾小球滤过率得到了回升!
至此,宫先生的情况得到全面好转,其实离不开每一个方面的运动,只清毒不活血不想,只活血不造血不行,只造血不减压不行。每一项都很关键。
这次他能在透析门槛前刹住车,其实关键是我们看到了那些尚未完全纤维化的肾单位——它们仍在等待被拯救的机会,而并非是透析倒计时那只表!
上海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